呼召門徒,耶穌的政治光譜?

近年來香港發生很多政治爭拗,令到基督徒圈子也出現分合撕裂,對於教會合一不無影響!很多會以聖經作為爭辯理據,去批判其他人不合神心意。當筆者在迦伯農的十二門徒教堂,坐在海邊時,我也用過去的記者思維,去思想耶穌的政治光譜有多闊?

  門徒之中,漁夫可以視為基層;稅吏可以視為建制派;奮稅黨的西門可視為激進派及分離主義者。我不禁去問,耶穌怎樣看衪的門徒呢?

  每一個門徒都不同個性、不同的取向。主呼召彼得及西門時,叫他們得人如得魚一樣,看到他們將來可成為大器。拿但業聽到耶穌是預言所指的救主,直率地說了:「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?」耶穌卻讚他是真以色列人,欣賞他的坦率。利未坐在稅關,耶穌直接叫他來跟從,就成為了門徒,沒有視他是為羅馬人背叛了猶大民族。耶穌也沒有建立過黨派,卻是推動合一。

  門徒爭論誰為大時,耶穌卻指,誰願作最大就當作眾人的用人,即是要更謙卑地付出。當主耶穌選出十二門徒時,給他們權柄,能驅逐污鬼及醫治疾病,為的是傳天國的福音。天國的觀念勝過人與人之間的差異,更勝過政治的取向。願我們可以盡心、盡性、盡意、盡力愛主我們的神,也愛人如己,同心建立神的家。

  (註:相片由《以色列好好玩》作者周庭溎提供)

撰文: Wilson Chow 
原文於基督教周報連載:http://www.christianweekly.net/2019/ta2038253.htm

Tag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