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巴嫩自駕遊?What The Fun!(三)

本帖入正題討論黎巴嫩駕駛態度,先簡介黎巴嫩市區基本道路規則同路況。黎巴嫩乃左軚國度,左上右下,迴旋處逆時行,市區有交通燈,基本上所有司機都會遵守,但亦有「紅燈右轉」情況,惟以行人優先。

其實如果沒有車,在黎巴嫩郊區駕駛蠻寫意的。

路牌:沒有香港般複雜。7天駕駛所見主要是限速、禁止泊車、坡度、危險警告;沒有香港常見的雙白、單白、雙黃、黃格等,技術上只要不妨礙另人是可以free-style任走,逆綫都見過,但為數不多。軍隊路障:不論市區還是公路都不時見到軍人設路障,通常係兩綫收做一綫,入口出口都會有路拱減速。我以為自己的亞洲臉孔在黎巴嫩開車容易招惹軍人著目,而實際上他們只是看一看我,say個hi就叫我走,7天以來都路路暢通。

入油:油價同國際油價接軌。分95同98。

被google map誤導闖上了雪山,沒有準備好的讀者千萬不要重蹈我們的轍。

公路狀況:縱觀筆者以往旅行所見,黎巴嫩路況未到不堪的情況,只是部分高速段可比擬九龍龍翔道,路面會無端出現大坑,但大部分都維護得不錯。不論公路、山路、小鎮,路拱規格不一致,有些很高、很爛,更多時似有保護色難以識別,我經常來不及減速把我朋友拋得hihi。討論當地駕駛態度:

討論當地駕駛態度:

  • 當地司機好進取,上山之路好多髮夾彎同盲點,筆者在香港山區都只會開40-50,但在黎巴嫩山區,當地司機動輒60-70起不會收油。頭兩天開車我不敢開太快,後車往往嫌我40太慢就貼近我然後過車,至少十幾部車爬過我頭。
  • 好多時,比如一條稍闊的雙綫雙程路,不少司機會貼著虛線駕駛,只要有機會爬頭就會攝位,所以有時會變成「三綫行車」,但對頭車亦會有想攝位的司機,如果是山路髮夾彎有盲點,就會經常看見有車壓著「中綫」探頭躍躍欲試。如果形容這些進取司機像香港左穿右插的的士司機,那黎巴嫩的公路上六七成就是這類司機。這情況我以往會傾向留守慢綫任由你過,與世無爭--而第四日起我就不自覺學識咗佢哋攝車技能 :0)
  • 我認為,要在黎巴嫩的馬路上全身而退,本著在香港的保守意識、左望右望、保持安全距離是不足夠,在擠迫又多車的路上,意外四方八面而至,你想保持的安全距離轉眼就被搶佔了;要融入當地思維,了解地方駕駛文化,當自己跟當地司機同一節奏,就能較易預知前車、後車的動作。喂,那不就是Cyberformula的ZERO領域嗎?!)當然不是叫你去挑戰人家啊。
  • 黎巴嫩晚上的山路相信對香港司機挑戰極大,有些地區整個山頭都沒有燈,路上亦沒有路燈,好多時更加沒有防撞欄、無反光路釘,一不留神你可能會掉落山,認路主要係靠高燈照著路面似有還無的虛綫實綫,但在漆黑的山路上高燈的光綫彷彿都射向黑洞,深不見底--即使如此,當地司機仍然可以時速50 - 60奔馳,那我惟有豁出去跟住前車的尾燈行走啦。然後呢,有一次前車可能嫌我高燈太滋擾,在我跟足10分鐘後減慢讓我過
  • 最後想講,雖然當地的士佬也是倚仗google map導航,但要相信網絡智慧:google信一半就好。有時候建議路綫實際未必有路,有次就把我fake上迴旋處,個出口仍然是工程中。資訊不足是另一問題,比如其中一段路要通過雪山,google是不會告訴你山上大雪而封路,亦不會顯示海拔有幾高。

未來回否再嘗試在中東地區開車?試過爽過就算喇,阿叔我年紀大。

撰文:Charliedo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