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遊記 / 30.06.2019

錫安山在耶路撒冷舊城區的南邊,是「最後晚餐」馬可樓所在之處,也是彼得三次不認主,雞鳴堂的地方。耶穌在受難前與門徒吃最後晚餐,相傳就是在馬可樓的原址上,主將餅及杯分及門徒時說:「這是我的身體,為你們捨的,你們應當如此行,為的是記念我。」...

私遊記 / 30.06.2019

苦路一共有十四站,是由耶穌被判死刑,背起十字架,走到被釘之處和埋葬的地方。今日苦路的面貌,似是一個歐洲風格的小區,你會覺得這裏不太似中東。有一位導遊朋友告訴過我,苦路有一些分站曾經在歷史上被改動,沒有人知道耶穌所走苦路的路線,是不是真的如此?...

私遊記 / 30.06.2019

馬太福音十九章二十四節記載,「駱駝穿過針的眼,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!」想體驗一下針眼有多闊,在耶路撒冷舊城區,聖幕教堂外,就是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教堂,有說法指,教堂內道小小的窄門,就是主耶穌所指的針眼。...

私遊記 / 30.06.2019

二千年前的畢士大池今日仍在耶路撒冷舊城區,近獅子門的入口,在聖安尼教堂內。在希伯來文中,「畢士大」是解作憐憫之家,在耶穌時代,這裏是很多病人聚居的地方,因為人們相信每日只要池水一動,就是天使在攪動池水,誰最先浸入水中,就可以得醫治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