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6 六月 廣義相對論手稿背後的友情故事
Posted at 09:59h
in 私遊記
廣義相對論手稿背後的友情

愛因斯坦是猶太人,他對物理學的貢獻,仍然影響到今日,他對粒子及宇宙的認知,塑造了近100多年的現代天文、物理學,也推動了原子彈的誕生,終結了二戰。
今次獲維港投資邀請,有幸可以看到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手稿。手稿於去年在巴黎一個拍賣會上,以一億港元由維港投資創辦人周凱旋投得。

手稿珍貴之處,在於愛因斯坦是物理學天才,但生活沒有太講究整潔,思潮一作動時,隨手拎一張紙就開始運算,想拎到完整的手稿,可想而知有多難。今次手稿得以保全,全靠Besso家族的後人,多年保存。
廣義相對論手稿是友情的傑作。1912年時,愛因斯坦被聘用為蘇黎世大學全職教授,廣義相對論由他提出,中間很多的數學運算,不能獨自完成,由他的好友機械工程師Besso協助。
兩個科學人相識,很多人都以為是因為科研,其實不是,是因為音樂,愛因斯坦喜歡小提琴,Besso喜歡歌劇。兩個人的合作,由字體中,他可以看到他們風格極之不同。

鋼筆字是愛因斯坦所寫,運算出錯就會刪掉,紙也是隨手拿來,其中一貢背面,是大學的新聞稿。而同一頁中,細字如果打字機一樣整齊的,就是Besso的手筆,運算中付有注解,方便別人明白。
我們看到手稿,也好奇兩個人如何完成?會不會是很多激烈的爭論中,火星撞地球一樣,才找到宇宙的奧秘。
據了解,周凱旋投得此手稿,因為她看到手稿對後世科研的影響力,以及每一字一句背後的友情;也希望可以為教育出力,維港投資有意用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創,令到學生可以和一個AI的愛因斯坦對話,用生動的方式學習物理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