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瑟的復和,安息於故土

  古時的示劍(Shechem),今日名叫納布盧斯(Nablus),城中有一個墓,是老祖宗以色列最愛的兒子約瑟所安葬的地方。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,摩西不止帶了以色列民去到應許之地,也把約瑟的骸骨一同帶走。

  筆者站在墓前,心中十分感動,更明白神在約瑟的心意。約瑟是個甚得神恩寵的人,年少時卻因為兄弟的妒忌,差點被殺死,及後慘被賣到埃及成為奴隸。誰都沒有想到,後來他竟成為了埃及的宰相。

  神的心意更是特別,為了保護以色列全家,將這一場家庭慘劇,化身成為了祝福。在大饑荒時,約瑟一眾兄弟要離開迦南地去埃及找糧食,卻重遇當年被他們所出賣的弟弟約瑟。約瑟不計既往,讓兄弟舉家來到糧草豐足的埃及,全家人才得以存活。

  由約瑟最終與家人復和的故事,我更覺神的心意,不只是要信徒「高薪厚職」,而是要一家人復和,才是全人得到祝福。約瑟一百一十歲離世,沒有想到神仍有後續,約瑟死時是在埃及,深知道神會兌換承諾,將以色列民帶回應許之地。終於,以色列人留在埃及四百五十年後,也將約瑟的骸骨送回家鄉安葬,好像神令約瑟真正的回到家中一樣,十分美滿的結局。

  (註:相片由《以色列好好玩》作者周庭溎提供)

原文連載於:http://www.christianweekly.net/2019/ta2038497.htm